Memo_社会学的邀请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困惑我们为什么会那样想,又为什么会那样做,社会学用一个包容性的视角,或者说Big Picture的视角,为我们解答。我很喜欢作者Witt的比喻,宏观是全景分析,微观是近距离的体悟我们与他人之间关系。社会学试图理解个体与集体层面的关联、个体与世界的相互影响,社会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第一部 社会学视角

第一章 地位的重要意义

Witt由《美丽人生》引入,我们的生活常常有着很多的可能性,我们也常以为自己是按着自己的喜好做事。但需要承认的是,即便我们有自己的喜好,很多的事情我们无法选择,或者说如此做的可能性很低很低。
我们按着自己的喜好从事,却发现与我们差不多相同地位的人,也有着类似的喜好。这便是因为,环境与地位影响了我们的喜好,尽管我们标榜着独立,但我们不是完全自由的,包含着年龄、性别、收入等诸多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地位”概念,隐藏在喜好之后,决定了我们是谁。这就如一代人往往因为有着相似的大环境,而有着相似的流行文化,这一代人在社会学中被称为“年龄同期群体”。但我们能够看到,在这同期群体内部,依旧受着地位影响而各有不同。
我们处在一个不同流行文化的世界里,有着很大的差异。为了把人群更好的分类,社会学也提出了“亚群体”或“生活方式簇”的概念。在这些不同的亚群体、生活方式簇、不同的流行文化间杂的世界里,偶尔流传出来被反复加工的都市传闻与谣言,便可以深入去思考。因为一切社会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其中反映了我们对性别、性、变迁等事物的态度。对这些大众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需要退后来看一个更宽阔的世界,再走进去具体观察,个体如何为社会塑造,又如何影响了社会。在观察这些实然之后,社会学也有着应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分析。总而言之,地位于个人的影响,某种意义也是社会学研究的根基所在,我们必须承认地位(即存在某一社会结构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特殊意义。15.9.14

第二章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社会学的想象力

大抵这章受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影响极深。Witt从日常生活中的打扑克引入,描述了个人生活与社会结构的缠绕,并由之思考,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缠绕。于之,我们便大可采用社会学的工具视野,即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个体与社会的平衡中,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我们的历史,就无法理解作为个体的我们。我们一直不知情的在社会结构与文化中行动,社会学也即通过认识我们的行动与信念,去理解这个社会的历史,与我们个体的生活。社会学的想象力目的,便在于帮助我们如何认识生活中,历史与人生相互交叉的重要性。
上述的历史绝不是仅仅包含着时空,它同时也包含着我们在这个时空中的地位。正如上一章所讲述的,我们受制于社会地位,便是韦伯所讲的机会成本。个体的成长会随着时空转变,也是由于其社会地位所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宿命,我们也可以理性的去选择改变,理解地位予我们的束缚,然后走向未来。一如失业不单是个体的私人难题,如果想真正的理解失业,就必然要对更广泛的社会与经济变迁分析,失业是一个公共问题,需要用社会性的方案解决。

(二)社会学的定位:科学的与改革的

社会学不是冷冰冰的学科,Witt主张“社会学是对结成同伴过程的研究”。是综合宏观与微观,既置身事外,也参与其中,我们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的创造者,既受世界的改变,也改变着世界。
于此我极为赞同,社会学固然需要价值中立,同自然科学一般的超然客观,但大概也是要有温暖的关怀,如Jane Addans一样,从自身经历出发,继而努力改变世界。价值中立衍化,即为科学的社会学,从孔德的实证主义开始,以社会稳定与变迁的基础点,寻求社会规律,并加以系统的解释社会关系。温暖关怀衍化,即为改革的社会学,以马蒂诺为开端。以道德与行为方式为中心,社会批评为核心,这大抵也源于马蒂诺身处南北战争前的自相矛盾的美国时代。
到底,社会学是一个多重范式的学科,宏观与微观、科学或改革,一直纠缠至今。各种流派连续相依,而一直探讨着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在经验中分析。

(三)社会学的分析:结构、文化与互动

Witt认为社会大体由结构、文化与互助三个部分组成。结构由五种最为普遍的制度构成,群体与我们的地位则嵌入在制度中。文化由物质、认知、规范三者组成。互助,则是用于激活结构、地位、内部文化资源的交换的关系网络,社会也必须通过行动的个体建立。在描述结构、文化与互动后,社会学也分析了差异性的分配,关注社会权利的不平等,等等社会问题。
无论如何,社会学为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以及透视实务的真相与本质,提供了社会学的工具——社会学的想象力。15.9.18

第三章 寻求答案

本章Witt从学生对于大学生课外调查与人类学家Nathan深入学生研究开始讲述,研究让我们接触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认识我们与他人。研究是社会学的系统研究的一部分,往往是理论与资料的结合,归纳与演绎并存。包含了理论、假设、收集资料与概化。

(一)演绎法、科学的

Witt便首先以演绎法为主,科学的社会学,涂尔干《自杀论》为例。
涂尔干假设,社会事实会影响个体行动,进一步将之具体化为社会整合影响个人的选择,再操作化自杀为个体选择的指标,各宗教派别的归属程度为整合程度指标。由此,比较了罗马天主教与新教,预测新教徒的自杀率要更高一些。
之后,涂尔干收集了天主教区与新教区的数据,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涂尔干的假设。尽管今天看来用群体资料对个体行动做结论有些不太严谨,但涂尔干之后在个体层面的分析也支持了他的假设。
涂尔干将资料概化,而上升至理论层次。由此,涂尔干又进一步提出,极端个人主义对社会秩序的威胁,人从根本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二)归纳法、改革的

之后,又以归纳法为主,改革的社会学,杜波拉斯《费城黑人》与《黑人的灵魂》为例。
研究中参与到观察对象之中,通过个人经历理解与解释行动。杜波拉斯作为非裔美国人,对美国黑人的研究,使用了三个概念:肤色界限、二重性与面纱。肤色界限一如名称,很好理解。“美国认却是美国黑人。”只能从他人的眼光里看到自己,双重性即双重生活,思想、责任、社会阶级,形成了双重的话语与观念,而黑人对社会加之于自己的割裂无能为力。
面纱则是一个可透视却真实存在的屏障,杜波拉斯通过邻里、社区等资料,结合种族理论,发现了无形障碍的存在,人们也往往因为这层易被忽略掉的面纱,而使认知发生了扭曲。15.9.18

结语 社会学是个动词

由科学社会学转入公共社会学,如果自然科学只是描述自然运行,而不去发明什么,那么自然科学便不会发展至今,人类生活也依旧茹毛饮血。社会科学亦然,固然需要抽身之外的分析社会,但根本上同自然科学一样,需要改变世界。
社会科学更像是亚里士多德对知识分类,理性、技艺之后的第三种只是,即实践智慧。以环境为依托,理解我们的行动,比后现代主义更立足于历史,由下至上的归纳的方法评述我们复杂的环境。社会学试图指明,我是我们,地位对我们的影响。
这本书的作者乔恩 威特(Jon Witt),无疑是实践后改革社会学的践行者,不采取行动就是犬儒主义与退却。
也许在社会学的视角下,个体自由明显的缺失,但对个人主义的推崇与对社会力量的低估,无疑曲解了我们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只有认识到了,我们才能更好、更真切的把握世界,把握我们的生活与命运,而这大概也是社会学最真切的意义。
We need to change the world, and we can change the world. That’s all. 15.9.17 20:19 记录;15.9.19 1:35 整理于和兴路。

第二部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