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_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我择要记录了其中中国与发展经济学、中国的转型表现、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国的农业发展、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几章。

第二章 中国与发展经济学

文本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是1980年、2002年与2004年等相关数据,需要指出,这些数据距今已有十年,而需要结合当前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意图展示的是中国在各方面统计数据的改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为经济统计数据,一为管理腐败,一为农村农工业,也即当代中国的经济现象,但未加过多的论述这种转变的原因,偶有论述,或限于篇幅没有深入。

一、“中国经济相对錶现”

首先是将中国经济与印度、巴西、墨西哥进行对比。
但于此处,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事情是,中国的早期发展是遵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在晚近三十馀年才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印度、巴西、墨西哥则大抵遵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发展,在总体的发展模式中并无根本性变化。
在这种对比中,显示了中国经济的结构特点,即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低人口增长率、和独特的GDP结构等。
1、GDP方面
(1)较高的增幅
中国有著较高的GDP增幅,在对这种高GDP增幅进行检验时,因为不同的算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中国的GDP增长率受到质疑。官方数据是8%以上,而一些学者质疑为6.6%,但与此倒推就不能解释1980年的初始数据。
无可否认的是,中国GDP经历了高速的增幅,人均产量翻了3倍。
(2)独特产业结构
从国家统计局查询的官方数据来看,第一比重逐年缩小,第二比重先增大后缩小,峰值在1980年48.22%,第三产业在1961年达到第一次峰值31.7%,尔后一直减小到1980年21.6%谷底,逐年上升至2014年48.11%。
也即当前的GDP比重,中国的第三产业佔比最大,服务业扩大,第一产业佔比已不足10%,仅有9.17%,工业比重缩小,但仍有相当大的比重,总体GDP各产业比重已经较为近似章节中2004年数据的中等收入国家。
早期第二产业佔据压倒性的主导地位,或许这种略微畸形的生长模式,可以在吴敬琏先生《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一书的第一章找到一些答案,作者也有论述,这种偏向第二产业的经济体,大抵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
与之对比的是,巴西、印度、墨西哥第三产业最多,三国的产业结构也较为接近传统意义上的低、中、高收入国家,中国的GDP模式迥异。
2、分配方面
(1)收入分配方面
改革带来了地区发展的不均匀与地区收入的巨大差异。
07年城乡收入比大概为3.0,远高于世界均值,但考虑到每个地区的物价水平不同,进行调整后大概为2.1,仍然非常高。这个差距大抵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户籍制度,需要进一步思考。作者提出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或许会带动地区发展,仍有待观察。
(2)家庭收入分配差异
2000年的基尼係数为0.45,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数据则是0.469,在近十年来贫富差距仍然较大。
在这裡,作者也指出了中国的基尼係数发展迥异他国,印度改革中农村的基尼係数是下降的,城市上升,而中国则是农村与城市的全面上升。
整体经济的发展,虽然拉高了贫富差距,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贫苦率的显著下降。
3、人口、教育、资源等
较低的人口增长率,但是难掩庞大的人口基数,严格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男女比的不均。
教育方面。文章写时比重仍然较低,1998年佔GDP比2.2%,但2010年中国教育支出1.2万亿,为中国公共财政第一支出,至2015年已达到2.6万亿,教育支出佔GDP比4%,比重已有很大提高。
投资方面,价格政策造成了过度能源消耗,2003年能源消耗处在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范围内,按照吴敬琏先生的观点,可以归结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遗留(粗放经济模式),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这种能耗效率也在下降。
此外,较高的储蓄率;贸易额占GDP份额翻了3倍,从22%到65%,转向高开放性经济等,作者也有提及。

二、管理与腐败

作者于此最大的质疑,是腐败是否真的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在早期的发展中,腐败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当发展放缓,形成更加均衡的模式,就会开始自动的要求法律来控制腐败,典型如1974年香港的改革。
在中国的改革中,与巴西、印度等不同,消除了一些禁止性的特征,但社会主义制度的延续中,一开始政府就对工业资产、国有企业进行了更多的控制,政府有规范性参与的开放经济,但因为不同于禁止性政府,而确有发挥民间的积极性,多少减少了一些寻租。
各国的经验中,地方政府如果控制当地许可权和资源,往往衍生了腐败,但中国改革中,在地方间因为劳动力和资源的转移,而产生了竞争环境。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腐败,促进了地方企业发展。
这两点是中国政府在管理与腐败中的平衡,而近年习近平进行反腐,确有使经济转为稍有萧条,最为明显的是大量的饭店因政府的支持减少而停业,腐败与经济的关係,仍应进一步思考。

三、农村

1、土地经营模式
作者首先质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阻碍了长期发展。
关于中国的最佳农场规模的思考,目前尚没有研究表明农场的规模会阻碍发展。但规模经济的明显缺乏,限制了扩大集约化管理,土地细碎化造成了很大的产量损失,作为哈尔滨人,这点的感受最为明显,东北的广袤平原,被誉为中国商品粮仓,而在早期改革中,集体精英被迫改成家庭联产,一度造成减产。
由此,引发的如信贷也因缺乏大农场而较为落后。
2、土地所有制
名义为集体所有,但改革后增强了个体使用权,在地方出现了与中央命令不一,在小家庭内定期进行土地再分配。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家庭土地所有权的分歧,土地不能抵押阻碍了农村的金融发展。
3、农村工业
就更广阔的视角,农村工业的作用在于为农村工人提供就业机会,平衡城乡差距。
中国的乡镇企业及其附加值,佔据了总体GDP的30%,卓有成效,但中国的乡镇企业主要分佈于东南部,使地区收入差距加大,农村家庭收入分配不均加大。

作者于此引述了其他学者的观点,分析了中国乡镇企业成功原因。
可以总结为五点,即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公社经营的集体所有工业企业基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企业分包的生产分散化降低了技术要求,与关係性合约,即农村信任机制的延续,以及乡镇企业使村镇居民的收入增加,其需求的多样化也要求乡镇产生更大的市场,同时财政改革也让地方政府乐于推动企业增长等。
但思考的是,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减少、企业技术的要求提高、信任机制在市场机制下的逐渐失效,趋势演化为法律机制,而法律机制在农村还未能深入推行等现状,乡镇企业将来如何还需要思考。

四、小结

中国近三十年经济腾飞之迅猛,世界金融1998年、2008年等动荡,都错综複杂,但也正因为中国经济对我仿佛始终笼罩迷雾,看不真切,使我于之更有兴趣,期于台湾能以另一种思维,思考大陆。2016.3.7 台湾中山大学

第三章 中国的转型表现 一个与其他转型经济比较的角度

作者首先提出的是,为什么一些转型国家在转型后3﹣8年间经济衰退,而中国相对避免了负效应衝击?作者将重点放在中国和其他13个转型国家的比较。
(1)在20c50s,苏联东欧国家普遍实现了4.5%增长率,而西方国家3.7%,60s都是3.6%,70s都是2.8%,但到了80s,苏联东欧国家0.8%,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2.0%。(2)中国不同,1952﹣1957达到了6.5%,1957﹣1965间仅为2.4%,但1965﹣1978达到了4.9%。(3)但总的而言,作者这篇文章更多的像是对于已有研究的综述,而没有对中国为什么转型平稳且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作者在数据的比较间,模糊论述中国或许是存在著更多的农业经济和更稳定的体制,採取了渐进的改革策略。(4)作者在文末提出的问题则值得思考,目前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也实现了至少10年的经济增长,表明许多转型方式都可以产生可观的增长,但长远而言,到底哪一种方式会真正成功,则值得深究。

一、转型战略

东欧与苏联在两阶段採取的都是较为激进的手段,而中国则都採取了渐进方式。中国採用双轨制,在现有生产基础上逐步放鬆国企,改革较慢,而苏联东欧国家在直接取消了中央计划体制,改革较快。
于此,作者提出了第一类改革与第二类改革。
第一类改革强调宏观稳定化、价格自由化与废除中央计划,第一类改革被实际证明是可以持续的。
但在第二类改革,包括大中型国企私有化、市场配套的相应制度等则推进曲折,在这方面,由于涉及到了更为深入的制度问题,一些独联体与中东欧的改革缓慢且不彻底。

(一)企业产权制度方面

企业产权制度偏向于第二类改革,结合作者阐述与吴敬琏先生的思考,在这裡我大致划分了两种改革,而每种内又依据不同国家的速度再一次细分。于此有一个构想,中国共产党以农村包围城市起家,而改革也是从农村推向城市,或许中国独特的国情,很大程度纠结在广袤的土地上,农村远远大于城市、农民远远多于市民的特殊国情。
1、渐进式
第一种速度较慢,或是相对的渐进式。(1)匈牙利和爱沙尼亚,在7﹣8年间,直接将国企外卖而转型。于此有一个疑问,这样做不会丧失国家政府对于经济的主导性么?(2)波兰、斯洛文尼亚则在10年左右,企业的商业化、培育私企而转型。(3)中国为特例,儘管在农村领域改革较为激进,逐渐允许乡镇企业扩张,但直到15年、甚至20年后才开始了国企的大规模改革。
2、激进式
第二种速度较快,或是相对的激进式。(1)俄罗斯和乌克兰,员工收购企业,在2﹣5年内快速转型,但产生了较差的公司机制,对于政府帮助较少。(2)捷克和立陶宛,公民私有化,分散了企业所有权,使大股东侵佔企业利润。

(二)银行体系方面

银行体系改革偏向属于第一类改革。中国与独联体国家有限度的接纳西方银行。中东欧则因为放开银行业,不良企业贷款累计至政府无法再补贴,而大量引入西方银行。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制度偏向属于第二类改革。东欧与独联体国家的福利改革迅速,但东欧福利较多,独联体福利较少。中国福利改革较少,且只针对城市,一定程度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
于此的思考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剥削农民的基础上,不无道理。

(四)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也偏向属于第二类改革,于此作者给出了一个观点,因为想要参与更多的国际贸易,这种动力促使了法律制度的完善。并对腐败是否会阻遏经济发展提出质疑。

二、中国、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绩效

最初,中东欧国家发展好于波罗的海沿岸和独联体国家,尔后90年代晚期,波罗的海沿岸与独联体国家发挥在那好于中东欧国家。
(一)国内生产总值
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经济从农工业转向服务业,而中国则是农业转到工业和服务业。
中国在改革中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没有出现其他转型中出现的衰退,中东欧国家在3﹣4年内扭转衰退趋势,而独联体国家则在90年代没有明显改变,直到90年代末期,独联体国家增长幅度又超过了中东欧国家,但一个质疑是,这是真实的增长,亦或是用资源换取的虚假增长。
为什么中国的转型是平稳的,而其他转型的经济体经历了衰退?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去理解中国于此的特殊性。
(二)通货膨胀
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铺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和货币过剩,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并避免了高通胀率。值得深思。
(三)汇率与出口
中国的对外开放力度越来越多,但中东欧的力度最大。
中国的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而中东欧国家则在面临赤字下,再度贬值货币和採取浮动汇率。
作者于此没有给出答案,我的思考是,这是否也是因为中国对于银行业的控制比中东欧严格很多,而能够相对独立汇率。
(四)外债和金融危机
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并成为了债权国,相对独立于金融市场,中东欧的高外债国家降低、低外债国家升高,且因为主要面向西欧,在金融危机中仅受到很小的影响。于此,独联体国家则面临了较严重的金融危机。
(五)预算与税收
财政税收是“第二类改革”中较困难的部分。
中东欧国家的改革较为成功,独联体国家较为失败,但因为资源出口,独联体国家的预算普遍盈馀,而中东欧则财政赤字。
中东欧的养老金体系不能持续发展,近来逐渐提高退休年龄等改善,中国去年提高退休年龄亦然,在这个方面,中国应该属于推迟了这个问题。
(六)新企业创造
中国通过双轨制使乡镇企业扩张,并最终与国企正面竞争,而近年来,乡镇企业转化也多转化为了民营企业。
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大多是改革较慢的国家,中国一个不同的地方时,中外合资和外企佔据中国出口一半左右。
通过与其他几个国家的对比,作者认为,针对国内的所有权改革并不能有效提高绩效,针对国外买主则会较为有效,但简言之,就是所有权改革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七)国内外投资
中国高投资率,近几年中国开始向外投资。
而独联体和中东欧国家,在第一个转型十年间,投机几乎被无效率配置了。
另一个不同是,中东欧国家儘管人口较少,但人口与投资的比要大于中国,且外资企业出口比重大于中国,佔据了大概2/3到3/4。
作者没有给出解释,我的猜测是大概因为固有意识形态,且东欧面向西欧的市场化更为彻底。
(八)就业与失业
中国通过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提供了大量就业,而在第二个十年才是进行大规模的企业改革。
中东欧与独联体更多的是职业而非地理的流动,中国和美国则更偏向于地理而非职业的流动。
在收入分配上,中东欧的分配相对较为平等,可能是因为社会安全网络抵消了一部分市场力量。于此,作者认为,产生不平等主要是由于中央指令性工资较少和全球化技能高报酬所导致的工资减压。
这裡的一个疑问是,这个社会安全网络具体指向什么,作者并没有给出较为明确的定义。
(九)金融市场评价
大体而言,国际对转型经济体的评价趋向正面。16.3.14

第十章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前言

一、引入
1、阻碍经济发展因素:(1)专制政府──产权保护控制政府干预──经济增长;(2)公共机构私人经营&政策带来的扭曲──控制民营部门和政府──经济增长。
2、不同于西方的经济发展:(1)东亚,小规模&强势;(2)中国,中广集权下的经济转型。

二、第一部分
(一)思考
(1)中国政府与民营部门关係──政府多大范围直接控制生产性活动?(2)本土企业与外国企业关係?
(二)现象
(1)民营部门目前规模相对小&政策制约;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2)民间资本的增长 与 外企偏好,但各种限制;──外资增长没有和国内民营部门同等扩张。
(三)中国类比
(1)韩国、台湾、香港──本土民营部门推动;韩国──政府积极支持民营。(2)中国──政府限制民营。允许民营 与 支持民营 的不同,90年代较80年代限制剧增。

三、第二部分 理论讨论
(1)90年代金融部门自主性;(2)中国增长及增长模式与东亚新兴经济体类似。

四、第三部分 结尾
(1)现象:国有部门支持──保护国企政治压力──民营支持减弱
(2)原因:90年代经济特区──外国直接投资可以用性──减少发展民营经济需求
(3)政策变化评价

“第二节” 中国民营部门的政策环境

一、引入
(一)改革产生了混合所有制
1、一些人──私有部门。(1)估计非国有部门差距很大;(2)非国有部门=民营部门──高估民营部门──国家有控制权。
2、一些人──非国有部门。
(1)非国有部门:集体所有制、法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国内合资企业、外资企业。(2)狭义民营──法定民营企业(不搞扩乡镇企业,虽然其为私人控制)──研究政策变化。
(1)──评估渐进式改革假设;(2)──检验法定民营企业相对于其他所有制企业规模增加。
(二)民营企业衡量指标:产出数据──政策效应与效率效应混合──错误
(1)民营企业融资限制──直接证据;(2)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政策偏向。

二、民营部门融资限制
(一)关注原因:金融中介制度&公司长期周转资本途径──增长关键因素。
(二)调查数据:1993年民营企业39.5%;2002年民营企业99.9%。
(三)研究问题:资本外部来源,正式非正式的资本外部来源相对重要性。
(四)研究结果
1、1993调查
(1)正式融资。
1980﹣1983。8.2%正规融资是最重要启动资本来源;28.5% 正规融资是重要、次要或第三重要启动资本来源。
1984﹣1989。略。
1990﹣1992。18.7% 正规融资至少是第三重要启动资本来源(1981 38.3% 1987 24.6%)。
(2)非正式融资重要性上升。
(3)原因。政府允许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二者互补──待考证;正规融资途径变少──转向非正规融资。
2、2002调查。基本同1993。
3、现象:获得正规融资民营企业 90年代<80年代──正规金融部门提供资本能力落后
4、数据问题
(1)贷款没有包括接下来经营时期──大企业贷款比重几乎没变值得注意;(2)法规变动的自由化&更多民营企业进入;(3)企业贷款优势持续;(4)更早成立公司更容易融资──特定年份不同──最小化残差检查相近年份

三、固定资产投资指标
(1)农村民营企业──融资限制多──地位下降;(2)城市民营企业──经济环境宽鬆──地位提高;(3)90年代农业改革滞后──民营部门负面影响。

“第三节”讨论

(一)中国政府和民营部门:与现有研究进行核对
(1)90年代中国银行以市场为导向;(2)民营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差异小,地区差异仅在一些省份成立;(3)新民营企业金融限制更大

(二)与东亚新兴经济体比较
(1)民营企业态度不同;(2)民营企业态度──对外资态度 有关。韩国论述 政府和企业亲密关係。

“第四节”结论

论述中国外资问题,与上文相差不大,于此不在论述。

第十三章中国农业的发展——历史的教训、近年的成就、未来的挑战

一、简述本章内容

(一)农业作用
在现代化初期的经验中,农业的生产率往往低于工业,也因此很多国家忽视农业增长,大力转向工业。但忽视农业,就意味著忽视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以及二元经济的兴起,最终打破经济增长。发展农业逐渐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在这一部分与吴敬琏先生的论述别无二致。
农业的作用方面,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劳动力、产品要素、外汇、市场等,同时于此提出了一个吴敬琏先生读本中没有的,保持了“产业工人较低的工资水平”,于此我不是十分理解这个含义及影响。
(二)论文目的
是章的读本即意在说明,中国农业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分析改革后那些刺激和阻碍农业进程的政策,找出推动和限制农业部门发展的政策,并进一步思考现状与发展道路。
(三)评价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前,农业没有提供劳动力、充足食物、原材料、外汇和市场。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率明显提高,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联繫也变得紧密。传统农作物绝对产量下降,农产品结构更加多元。
(四)问题
但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虽然农业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食物、原材料和出口,但是8亿农民的生活水平仍没有显著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但是文中提到的户籍制度现在已经在中小城市放开值得注意,土地产权制度也有改革,宅基地可以在村集体内流转等。
文中提及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农转非同时,保护好转入者的利益与在地农民的利益。

二、改革前

(一)表现
(1)食物困难。中国的农业实际上保持了稳定的增产,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是一直到70s,人均和绝对产量上,供给仍然远远小于需求,农业无法养活工业人口,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2)结构性停滞。农业种植结构基本没有变化,没有向一个高价值商品的结构转变趋势。实际上,其有效性和效率都十分低下,农业对于国家发展改革作用微弱。
(二)原因:政策和制度
1949后土地改革使产出水平增加,但1958年转向公社后,“激励机制”的弊端使得个体家庭缺乏积极性,并且领导与基层开始脱节。
1、农产品定价和计划分配
(1)缺乏市场,固定的粮食价格也打消了生产的积极性。(2)虽然这有助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是至60s这些鼓励了集体的领导者,而不是农民。(3)为了抑制供应短缺的需求地区,政府进行了粮票控制分配。也即物价与市场制度都缺乏推动作用。
2、户籍与贸易制度
(1)户籍制度限制了农产品向制造品或服务的转变,认为的遏制农村结构转变、农业收入和生产率的提高。(2)但思考,这是否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而不用过多的顾虑他们的定居问题。(3)同时,贸易方面,改革前仍是对于计划经济的补充,贸易由国家公司控制,农业贸易主要被看做创造外汇的手段。农业过高的汇率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三)总结
正是因为上述的种种生产力停滞的压力,农业经济与其他经济分离的计划体制的“低实验成本”,促使改革。

三、改革后

(一)表现
整体而言,农业在整体经济中重要性下降,结构更加多样化,虽然不平等被加大,但是无论穷富收入都有了显著增长。
(1)粮食产量。改革后,1978﹣1984增长率达到8.8%,1985﹣2000也达到了4%。农作物产量大幅增长,价格下降幅度在33%﹣45%之间。至2003年,城市中粮食支出只佔到3%。
(2)农业结构。多元结构产生,非农业部门持续增长,农业不仅仅解决了民生问题,还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农业生产逐步不再以粮食为主,家禽业和渔业稳定增长。
(3)农业佔比。农业佔GDP比重由1970年40%下降到2000年16%,2014年佔比则下降到10%,失业率下降,总体经济由农业转向工业。“农业变革作用越大,经济发展越快,而同时农业佔比越低。”
(4)进出口结构。农产品大量的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淨出口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上升,中国进出口结构向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而中国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经济又产生了新的发展。
(5)市场制度。2005年后,政府不再乾预农业贸易。同时,只有2%农民参与了合作组织,但其他东南亚国家、西方国家参与率都几乎是100%,这说明更深入的转变才刚刚开始。而这是由于产权制度的模糊所导致的。但市场制度已经深入,整合程度甚至可以与美国媲美。
(6)专业化。农村专业化分工,大部分专业化后,生产水果与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
(7)农村收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每年保持2%增长,农村收入增长,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被拉大,同时城乡收入不平等也被逐渐拉大。
(二)原因:中国的改革是渐进的,直至1985年集体化完全瓦解后开始转向自由市场。
1、物价政策
(1)在过去价格仅仅作为财务的中介。(2)改革中,作者认为,政府最大败笔在于1978﹣1983年间,通过行政手段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而农民在边际上不能通过较高的补贴现率购买化肥,尔后中国通过行政手段抬高了化肥价格,但不足以消除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正面激励。(3)价格效应对于产量增长起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并导致了文中没有详尽说明的后期供过于求情况。
2、制度变革
(1)为了消除农民对于土地集体而不是个人所有的担忧,2003年通过土地承包法。(2)政府试图寻找一种机制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可耕作土地,承包法也即因之明确规定了承包土地的转让和交换权。
(三)产权改革的影响
(1)相关研究都表明,制度改革对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很大作用。农业改革释放了乡镇企业所需劳动力,乡镇企业则进而推动了国家工业化进程。(2)但是在10年后,产权改革影响减小,20C90S粮食产出速度放缓很大原因在于制度改革动力缺失。
1、市场改革与产出市场化
(1)为配合农业改革,市场自由化逐步扩大,化肥改革始于90年代初,种子改革则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2)与此主要关注市场化进程、交易合同的执行,以及改革中如何确保投入产出市场不中断。(3)直到1984年,政府控制农产品仍占总播种面积95%,垄断型商品严格控制,排除私人企业。(4)1985年,市场化改革开始,採购体制变动、贸易商品限制减少等,至1990年,私人企业控制30%粮食流通。(5)但在此过程中,地方领导人干涉粮食在省内流入流出,导致了粮食价格上涨,引发了改革中断,至90年代初缓和,90年代中期再次中断,90年代末重新开始,市场化断断续续中,逐渐削弱了计划控制,至1990年,强制购买占粮食总量12%。
2、技术水利发展
(1)水利的发展是由于农业技术体系改革的混乱。(2)1990年,水井等灌溉设施大量转为私有,90年代中期政府进行了管理改革。
3、贸易改革
(1)农产品贸易扭曲程度下降。(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分水岭,也是前改革的延续,总体而言贸易自由化利于生产有竞争力产品的农户,而不利于无竞争力产品农户,也即生产玉米、棉花和小麦的中西部贫穷地区农民受害。(3)无疑,缺乏社会资本的农户因自由化而更为贫困,他们的生产也往往不容易转化为自由化中优势的产物。加剧分化。
(四)思考
(1)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有一个共通的趋势,在某一时间点后,会从对农业的索取转为对农业的净投入。(2)中国改革1978﹣1984年激励体制改革,1985后至今市场化改革,也即前期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尔后允许双轨制下市场交易,至90年代初开始市场化改革。(3)总体趋势从农业转向非农业。

四、未来思考

(1)改革前计划农业限制了经济结构的转型,改革后,农业提供了食品、原料和外汇储备。城乡联繫也开始加强。(2)但是目前,中国的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问题。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困难,如何在城市安置农村居民。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经打破二元城乡结构的改革,将为城市改革增加了移民机会。
(二)农业发展问题﹣土地制度等
如何让农村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经济不得不面对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相关的贸易政策。
中国强调扩大农田规模,与邻国显著差异,只有在农业规模增大和机械化才能真正提高农民工资,而现在的产权制度阻碍了农田规模的扩张。
而如果土地私有化,允许农户变卖土地,那么失地农民遭受金融危机时,将会成为社会负担。但是中国一些学者的研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作者认为,中国需要实行土地注册制度以赋予农户产权。
同时,由于之前过多消耗了资源,尤其是水资源也可能会阻碍农业进一步发展。

第十八章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收入不平等

一、引言

论文目的在于探讨收入分配演变;转轨在不平等扩大下的角色,採用的数据为20c80s中期收入不平等状况的3组横截面数据。
1、城乡
城市绝对生活生平提高,也即贫困几乎消失,而与此同时,农村相当一部分家庭收入持平甚至下降,也即一些极度贫困家庭进一步恶化;省际间差异小,而邻居间差异大。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不平等差异仍然很大。
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间生活成本也不一致,这些都会干扰城乡差异的估计。
2、引出论文
由此,作者将考察制度对要素禀赋的影响,包括人力和物质资本、生产要素分配及要素回报。城市或是因为补贴减少和工资收入不平等,知识经济开始,农村则是因为非农业收入不均。
同时,作者也试图考察社会安全网路的作用,但是中国发展程度较低。
3、文章结构
1)福利分配与基尼係数之间的关係,以及不平等变化因素。
2)数据的介绍及分析:(1)生活水平主要趋势;(2)省际间收入差距多大程度增加不平等;(3)收入结构的变化,不平等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繫。

二、背景和概念性问题

(一)总结收入分配
1、思路:综合13亿人为一个单一指标 ﹣> 比较不同时间。
2、实施:社会福利函数,忽略不同个体效用函数区别,社会福利由消费品分配决定。如果按照总体来评价福利,就N个人加总或平均消费水平;如果福利取决于消费水平最低个体,就关注贫困个体来计算。
3、问题:(1)没有考虑借贷,这样就是让消费等于收入;(2)为了研究收入分配的演变,预料经济改革会影响收入结构,作者使用收入 分配是决定福利分配的关键因素。
4、收入分配的统计指标:(1)贫困线,但对于非穷人无意义。(2)基尼係数。二者结合,作为一阶统计量。
(二)解释不平等的提高
不平等扩大有关因素,并描述与此相关的制度变化。考察每个人收入决定要素﹣> 进而理解收入分配。
(1)个人收入因素。家庭内生产要素变化 如文化程度提高、要素价格变化、生产特性回报变化。
(2)扩及收入分配。经济改革目的是改变决定要素价格的制度,因此制度、要素价格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对应关係。
(三)改革前不平等
1、目的:前后对比,理解改革如何引发不一样收入分配格局
2、表现:
(1)总体。总体区域差异小,主要是 家庭内工作人口/总家庭人口 决定差异。
(2)农村。农村收入差距大,富裕公社/贫困公社=6/1,农村贫困严重,集中在西部。
(3)城市。区域差异低,人力资本回报低。
(4)城乡。城乡收入差距大,城乡差距=5:1~6:1,城市居民存款多。
(四)转型与发展
收入分配变化﹣生产要素分配与回报、转型与发展,而转型和发展实际很难再现实区分效应。
转型过程使生产要素价值和收入由行政划分转为市场决定;经济发展则改变劳动和资本相对报酬,提高人力资本和技能回报。
(1)城市不平等;(2)劳动力市场解放﹣不平等;(3)食物和住房补贴削减﹣不平等;(4)国企重组﹣就业机会 不平等(引用罗尔斯正义论观点,结果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5)服务业、民营经济升起,预期人力资本回报增加(这裡可以引申一个新论文来检验,是否有增加)﹣不平等。
2、农村不平等
(1)集体农业转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平等;(2)土地所有权保留﹣限制不平等;(3)乡镇企业﹣村际不平等、改变家庭收入结构。
3、城乡差距
(1)2000年前,转型的积极影响并未凸显。(2)城乡差距演变为依赖于工业和服务业的相对增长﹣城乡差距拉大;(3)要素流动不完善﹣城乡差距拉大。

三、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
1、城市:(1)NBS(国家统计局)家庭调查,收入和消费分析家庭微观数据;(2)问题,住在城市农村人口被排除在外。
2、农村:(1)北京农村经济研究中心(RCRE),1986﹣2002;(2)问题,构造前后一致收入消费度量棘手。
3、城市农村综合:(1)中国健康与营养研究(CHNS),4年数据1991、1993、1997、2000;(2)分析城乡重要,定义城市的敏感度,因为很多农村地区城市化了。
(二)数据问题
1、度量歧义。消费和收入的定义、及家庭成员等度量指标的歧义。(作者尽可能使最终含义一致)
2、数据本身。实际调查中可能排除了极富裕家庭与极贫困家庭,由此低估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程度。(数据本身问题,无法控制)
3、价格转换。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转换,如果不控制差别生活成本的地区差异,容易高估不平等和不同省份或城乡差异。(这裡作者尽可能控制了)

四、不同时期收入的平均和分散

得出收入水平和分配的初步结论,转型期不平等的趋势。
(一)城市 NBS/CHNS数据
1、收入──增加
NBS(统计局):人均收入从1983年到2001年增加两倍多。CHNS:比NBS少20%,但是也是大幅提升。
2、不平等──增加
NBS:基尼係数0.22-0.34;Atkinson指数2.64-4.77,1987富人收入是穷人3倍,2001年富人收入是穷人5倍。CHNS:高于NBS,2001年0.38。
3、贫困家庭比例──减少
衡量标准:1987年中位收入一半。1987﹣2001 4%-1%
4、结论:所有城市居民2001年生活都好于刚改革。
(二)农村RCRE /CHNS数据
1、收入──不确定(偏向原地踏步)
RCRE:1987年920元到2001年1244元,收入增加。CHNS:增长率与城市类似,6.3%。
为何两者差别很大,问卷设计不同,抽样中农村选择也不同。CHNS调查农村主要种植经济作物,1995年粮食价格下降影响小。
2、不平等──增加
CHNS 2000年0.46;RCRE 2001年0.37,2002年0.39;
80s﹣90s初上升;90s初﹣90s末下降;90s末上升。
中间下降在于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缓解了非农收入急剧增加的不平等。90s后期农产品价格下降。
3、贫困人口比例──缓慢下降&但穷人更穷
1987年16%﹣2001年11%;但是1995年CDF低于2001年,95年收入分配好于2001年。
也即90年代不平等加剧使穷人更穷,绝对生活水平下降了。RCRE与CHNS都支持。
4、结论:降低农村贫困前景不乐观

五、地域的作用

地区差异影响不平等,内地与沿海差异、城乡之间,但是作者认为地区差异将会趋同,地区不平等将会降低。
(一)地区收入构成:回归分析分解对数收入差额
1、省际对家庭收入影响
(1)、城市:1987 省际差异佔家庭收入差异26%;90s初期加强,90s中期后下降。
解释:90s初补贴取消而加强,但90s中期下岗未得到解释
(2)、农村:RCRE显示地区差异对不平的影响逐渐减弱
2、城乡不平等CHNS数据
1)农村地区被不断升级为都市,两种划分:(1)农村地位不变;(2)根据经济结构划分,50%以上家庭收入来自农业。
2)分析结果:(1)第一种划分,城乡差距更大,为2:1;(2)第一种划分,城乡差距下降;(3)第一种划分,城市和农村发挥在那速度较快。
3)结论:农村发展很快,儘管仍然比城市贫穷
3、不平等的变化:内地与沿海
1)收入:内陆落后沿海,主要是农村落后造成的。
2)不平等:
(1)现象:内陆不平等高于沿海,且增长比沿海大。沿海0.35-0.39;内陆0.39-0.48
(2)原因:内陆农村落后沿海农村;内陆城乡差距大于沿海城乡差距
(3)解释:内陆国有部门主导,资源供给国企,阻碍民营发展,进而阻碍了农村收入增长
4、结论:地域起作用,但是并非是省份差距,主要是农村地区的差异。

六、收入构成

1、目的:直接分析经济结构变化
2、分析方法:(1)直接分解;(2)收入不平等分解﹣Shorrocks分解
3、城市表现
(1)工资比重下降。1987年 工资86%,2001年 工资68%。
(2)补贴对城市不公平影响不大且相对公平,补贴减少加剧不平等;
(3)城市主要不均是收入不均。诸多解释:下岗、人力资本回报率上升等。
(4)20﹣30岁就业机会匮乏
(5)年龄并不影响收入增长
4、农村表现
(1)1987年农业收入50%以上,粮食30%,工资性25%,企业16%;2001年,农副产品收入31%,企业20%,工资性收入42%占主要。外出打工的工资收入成为主要收入,农业大幅下降。
(2)土地不均提高,2002基尼係数0.48。
(3)2001年引发不均。农副业不均18%,但仅占农民收入10%;工资不均44%,占农民收入42%。
(4)教育资源不均,非农就业机会匮乏,需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5)年龄对收入有影响,农村老人逐渐落后

七、结论

(一)文章结论
(1)收入不均显著提高,且有可能低估;(2)农村地区由于非农收入;城市地区由于补贴减少、劳动力市场开放、国企改革下岗等;(3)城乡差别与地区差异对收入不均影响存在,但是较小。
(二)展望
(1)教育在城乡间巨大作用;(2)建立社会安全网──再分配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