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_惠州游记暨廿三岁生日后感

我二日下午抵惠,吃了一顿螃蟹;三日游玩西湖,吃了一顿海底捞;四日游玩红花湖,又吃了一顿潮汕牛肉;五日复往西湖游船,下午在博物馆打发时间,暮即返穗。惠州的生活十分惬意,白日休闲多、夜生活丰富,城市的基础建设也颇干净宽敞。

惭愧地讲,我没有记起苏轼曾在惠州做官。来之前查到西湖,我还在想,莫不是像珠海照着北京仿了个故宫,惠州也照杭州仿了个西湖。三日到了西湖,才发现苏轼在西湖的泗洲塔曾赋诗过“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方由此想起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我想及丰湖时的苏轼,王朝云说他“一肚皮不合入时宜”,之前有林语堂将苏轼比作中国文人生活的典范,多少也是在于此。后来林又写《东坡传》,未尝不是自我的映射,他抗战时候写小品文,也是不合时宜的。这种从苏轼到林语堂的不合时宜的气质,是令人讨厌之处,又是令人讨喜之处。
由此想及普林斯顿的周质平对胡适与林语堂的评价,我认为是公允的;再结合人民大学孙郁对胡适与鲁迅的评价,我认为鲁迅、胡适与林语堂或恰好象征着中国三种不同的知识分子路径。当然,丁玲等延安作家、周作人等投降派也是重要的路径,但此处不及谈及。鲁迅、胡适与林语堂既非彻底的革命派,也非彻底的遁世派。倘若用政治光谱来看,三人正是由左至右的。我这两年的立场转变也是由左至右了。

红花湖
摄于四日下午四点二十五分,红花湖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