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for G, Keil R. Nature and the City: Mak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oronto and Los Angeles[M].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4.
读《Nature and the City: Mak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oronto and Los Angeles》,由第二章引入,读到第三章时,便让我想起了诸多后现代社会学的思考,结合第七章的实例,这种思考就显得更为直接与强烈。
吉登斯在1987年所写的《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的第二章中认为,社会学将逐步摆脱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社会思想的阴影;重视对世界体系的研究、培育一种对长期的大规模社会转型过程的关怀。吉登斯所说的摆脱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社会思想的阴影,实质而言大概摆脱旧有的文化分析模式,Ivan Szelenyi在《The Triple Crisis of US Sociology》所说的持有一种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亦然。
在开篇引出这些似乎与读本无关,然而继而思考,读本的发展,大抵是沿著这样的脉络而来,从旧有的理论中演绎而来,同时在不断批评旧有理论。也即正是这种工业社会转向知识信息社会、现代社会转向全球社会、生态都市化与都市生态化的转型中,产生了读本所著重谈及的生态、空气污染与风险社会。

Read more »

Zukin S. Urban Lifestyles: Diversity and Standardisation in Spaces of Consumption[J]. Urban Studies, 1998, 35(5-6): 825-839.

Read more »

Sassen S. Whose City Is It? Globaliz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New Claims[J]. Public Culture, 1996, 8: 205-224.
首先简要叙述整篇文章的逻辑思路,第一部分叙述现有的全球经济秩序,全球化也成为了后续论述的纽带或贯穿全文的线索;第二部分叙述经济资本的权力,但在文尾提及资本的扩张中同时可以发现一种新政治的诞生;第三部分就是论述这种跨国的新政治;第四部分则是论述本篇文章的主题,即城市的所有权,也即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于此的衝突,或者可以看作是富人和穷人的衝突,或者可以看做是跨国商业和政治抗争的衝突,这两者同时诠释了城市的所有权。(这个论述有点像波兰尼的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双重作用理论,且让我想起了波兰尼的嵌入(embeddedness),在Sakia的论述里,这个单词也反复的出现,政治、文化与社会嵌入在全球经济所形成的新地理空间中。)
同时整篇文章除了著重诠释claims(所有权)的重新建构外,值得注意的是overvalorization(资本稳定)和devalorization(资本贬值)两个对比概念、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和 the vast population of low income “others”(国际商业/富人和弱势群体),以及a politics of contestation(抗争政治)概念等。

Read more »

Price M, Benton-Short L. Immigrants and World Cities: From the Hyper-diverse to the Bypassed[J]. GeoJournal, 2007, 68(2-3): 103.
作者核心论述的应该是反对过分著重经济因素,在全球城市评定中忽视了移民因素,而整篇论文的经验性研究就是围绕论述移民与全球城市的相关性展开的。

Read more »

Alexander M. Cities and labour immigration: Comparing policy responses in Amsterdam, Paris, Rome and Tel Aviv[M]. Routledge, 2017.
对于较为文本核心的“THE HOST-STRANGER RELATIONS MODEL”概念,可以译为“主客关系”、“熟悉人﹣陌生人”关系等,但仔细考虑后,我将之译为了“本土﹣外来”关系。
因为是书所探讨的,是城市与劳工移民,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原住居民与外来移民的互动,或者可以近似理解为台湾所谓的本省人和外省人,一种外来的进入如石子投入水中,荡起水波。而类似翻译为陌生人,则让我想起了齐美尔的局内人局外人理论,对于理解是书有些干扰,译为客也不是十分明确,所以最后译为“本土﹣外来”关系。此外,如“local policies toward migrants”翻译为地方移民政策、“domains”翻译为范围或方面、“issue areas”翻译为问题区等。于此贴出了第一章的粗略翻译内容,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在我认为不影响理解作者原意的基础上也予以了捨去。
根据我的阅读体验,前面的叙述略微空洞,建议将重点放在作者对于类型学的介绍上(也即P13的3.2)、3.3中P15后半段的研究问题、3.4.2一节等。

Read more »

雪伦·朱津. 裸城:纯正都市地方的生与死[M]. 台北群学出版社,2012.

我的导读

《裸城》的逻辑步步推进,每章前后的承接都颇为精彩,于此我就不再赘述裸城内容,而将具体各章心得,放在后面列出的读书笔记以供参考。于此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提出几个问题,并尝试将以往的阅读与之结合,做一些自答与留待课堂继续的讨论。
颇为戏剧性的标题大抵是我仔细考虑后的选择,标题源于电影《楚门的世界》,但之所以弃之未用,是因为它的英文名字或许更能体现我想表述的主旨,The Truman Show, The Trucity Show。
启发于《裸城》的一句话,“他们共谋建构地方特色的表象和气氛,以便自己体验纯正性。”印象里读到这里的震动,还颇为清晰。他们共谋的建构,共谋的表演,以及共谋的自我欺骗,在城市空间里上演一个又一个的Show,滑稽而又令人满足的Show,在城市空间里,true与show的分裂,暗合了纯正性与其起源与开端。一个时代的操纵性隐喻,与《裸城》不谋而合,带给我们的是虚无或真实的迷茫与思考。

Read more »

在读《都市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猛然发现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似乎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忽略了。台湾大学的吕世浩先生曾在网路开设过《秦始皇》一课,其中有一个论点记忆尤深,中国迄今历经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为炎黄,第二次为始皇,第三次则是辛亥以来,这个观点亦可在诸多学者的文章中看到。吕先生等大抵是从制度或经济的角度,结合这两篇文章,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未尝不可亦作为巨变的标识。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巨大进展,在极短时间内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了大量人口,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伟大城市的诞生与衰亡》我从第二部分看起,因而未直接涉及都市的定义问题,所以借用沃斯在《都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文中对于都市的社会学定义在这里就显得颇为重要,对后续串联两篇文本起著参照点的连接作用,也即我试图以沃斯之文本为基础,比较雅各布斯之文本于其基础上的异同。
此外,雅各布斯最关键的几个论述,都是针对对芒福德等花园理论的批判而展开,使我反而对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等著作产生了兴趣,日后有时间或会精读。

Read more »
0%